前 言
2023年初,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和地方國資負責人會議,明確新時代新征程要做好國資國企工作,繼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后,謀劃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本文結合目前國有企業投融資的實際需求與困境,就國有企業投融資途徑、舉措提出一些思考。
政策文件及形勢解讀 01 政策及規劃文件 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國近年來的重點工作之一,1997年5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企業法》后,國有企業改革逐漸深入,包括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文件相繼出臺,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指導國有企業開展改革工作。在投融資舉措方面,相關的政策文件如下: 1)《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63號)提出,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整合等,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 2)《關于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資發財評規〔2021〕18號)指出,加強對企業隱性債務的管控,嚴控資產出表、表外融資等行為,指導企業合理使用權益類融資工具,對永續債券、永續保險、永續信托等權益類永續債和并表基金產品余額占凈資產的比例進行限制,嚴格對外擔保管理。 從國家“十四五”規劃來看,也提出了融資創新的需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科學合理界定政府及國資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所持股企業的權利邊界。 綜上,投融資模式的多元化創新發展是實現國有企業持續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必然需求。 02 融資方面的主要困難 (1)融資方式單一,資金籌集受限 目前國有企業融資主要通過向金融機構獲取資金或者發行股票、債權等方式公開融資,對外部融資依賴甚高,尤其是對銀行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使得企業的資金來源渠道受限,阻礙企業發展。 (2)融資成本大,發展動力不足 由于目前國有企業融資以銀行貸款為主,銀行申請及放貸過程緩慢使得企業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增加了國有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為了拉動項目建設,企業的資金需求量仍在不斷擴大,為資金運作帶來巨大壓力,造成企業發展動力不足。 (3)融資政策支持較少,融資活動難以開展 當前國家通過政策優惠和制度支撐,提升中小企業活力,為其帶來了發展機遇,增加了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國家對幫助國有企業構建完善、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體系關注相對較少,使得國有企業經濟活動難以有序開展。 03 投融資舉措的方向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在投融資領域的主要方向包括推進市場化改革和多元化融資,以便更好地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提高競爭力。項目實踐作為重要一環,要樹立“投融資新理念”,投融資應更加注重市場化和專業化。一方面,要依靠市場化機制調動社會資本投入,優化項目管理和實現規模效益;另一方面,要引入專業機構進行投融資咨詢和評估工作,提高投資效率和風險控制水平;此外,還要加速建立國有資金與社會資本混合投資機制,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未來的投資建設需要借助市場優勢,通過市場化和專業化的創新舉措,更好地支撐項目建設。 非傳統融資方式的特點及形式 01 優點突出,需控制風險 在國企改革與開拓任務并重的形勢下,從企業自身角度出發,通過非傳統融資方式(不并入國有企業資產負債表)募集資金,對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現金流產生正向作用,而又不體現在財務報表中。與傳統的銀行貸款相比,非傳統融資方式具有更高的靈活性,有助于緩解當下周轉需求高、負債情況不佳企業的困境,主要表現在: 一是使得財報數據亮眼,優化了財務報表,使得市場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可度大大提升; 二是使得企業在信用評級時突顯優勢,提升評價機構及金融機構對企業的償債能力觀感,增強表內融資的能力,降低融資成本; 三是擴大經營成果,融資不體現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里面,但是經營的成果卻體現在損益表中,使得出企業資產收益率等數據更出色。 綜上,通過非傳統融資使得銷售額、經營性現金流得到了正向累加,但是負債率卻沒有明顯增加,企業綜合評價大大提升。當然,非傳統融資涉及一定風險,因此需要加強監管。 02 融資途徑多樣化 非傳統融資的四種常見方式為:租賃融資、關聯方借款融資、資產證券化(ABS)融資和通過合作方并表融資。 (1)租賃融資:企業通過租賃資產來滿足企業發展或運營需要,采用逐步支付租賃費用的形式獲得資產使用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和財務風險。 (2)關聯方借款融資:企業通過與其關聯方(如股東、控股子公司等)之間的借款關系進行融資。這種方式具有較低的融資成本和更加靈活的融資條件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和局限性,或存在未來發生爭議及法律責任難以明確等問題。 (3)資產證券化(ABS)融資:ABS融資將國有企業流動性較差或者較難變現的資產,通過特定的融資結構和安排,以此為基礎發行債券或證券化產品進行融資。通過ABS融資能夠增加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額度,減輕企業財務壓力,降低融資風險。然而,ABS融資也存在一些風險和挑戰,如可能出現違約等問題。 (4)通過合作方并表融資:此類融資方式常見于項目合作開發,融資主體為兩方及以上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項目公司(SPV)。舉例來說,企業A、B合作開發某項目,共同出資組建了項目公司,假設企業A在股權比例和控制力上沒有對項目公司構成控制權,因此對項目公司沒有并表權,項目公司的融資性負債就不體現在企業A的財務報表中(雖然實際上企業A仍負有相應償還義務)。此類方式常見于PPP模式、片區開發模式的項目中。 通過合作方并表融資流程相對簡單,且可通過市場競爭方式選擇合作方,也無需企業自身提供相應的資產,適用于時間緊迫的項目。PPP模式建構在一系列的學術研究之上,其過程都可依循政策文件指導。片區開發模式作為此類融資方式的另一種形式,更加市場化,有利于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片區開發模式的優勢及發展需求 01 片區開發模式的優勢 (1)解決融資困難 片區開發模式通過吸引外來資本進行投資,實現項目的融資。由地方國有企業與投資人共同參與開發,共同實施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并承擔相應的風險。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資金投入,降低項目融資的門檻,提高融資能力。 (2)滿足合規性,降低債務風險 片區開發可以結合不同的投融資模式,與投資人、金融機構等合作,共同承擔項目投資和運營風險,可以有效地減輕地方國有企業的財務壓力,降低債務風險。 (3)資源得到有效整合 片區開發能夠集中整合多種不同的資源,包括土地、資金、市場等,形成規模效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集中整合資源,負責開發的企業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片區開發還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發展中資源分散、競爭激烈的問題,促進城市資源的有序配置和優化。 (4)促進經濟增長 片區開發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就業和收入的增加。通過引入外來投資和優質產業,片區開發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崗位,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增長,助力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 02 相關政策支持需求 為實現項目采用片區開發模式有序開展,政府可以適當給予政策支持,實現資源有效整合,促進當地經濟增長。 金融政策:考慮制定非傳統融資的相關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合法參與項目融資。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片區開發項目,為企業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支持。 土地政策:給予一定的土地引導政策,綜合設置土地成本和開發門檻。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土地管理和監管,規范土地出讓流程,防止土地資源浪費和濫用。 稅收政策:給予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其發展動力,激發企業投資熱情。另外,還可以建立稅收獎勵機制,獎勵在片區開發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 總 結 探索新的投融資路徑核心是加強國有企業的融資能力,提高效率和競爭力,保持國有資產的穩健運營。片區開發模式作為非傳統融資的途徑之一,可以為國有企業提供更廣泛的融資渠道和條件,解決國有企業融資受困的窘境,提升國有企業融資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也能促進企業間合作,形成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高參與企業的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國資發財評規〔2021〕18號提出要嚴控資產出表、表外融資等行為,因此國有企業在探索投融資方式、拓展融資渠道的同時,應嚴格遵守融資監管政策,保持融資行為的規范性和合法性,提高融資行為的透明度和規范性,助力經濟健康發展、防范金融風險。